近日,来自湖南的一对16岁双胞胎姐妹趁着暑期长假,在中山爱尔眼科医院顺利接受了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,摆脱了困扰她们多年的眼部困扰,重获清晰、正常的视觉体验。
双胞胎的“斜眼”困扰与新生
姐姐小玲(化名)回忆,初中时发现自己看黑板时右眼会不自觉外斜,而妹妹小婷(化名)则在小学阶段就出现症状,由于斜视,她们常常被他人投以异样的目光,甚至会听到一些不友好的评价。此外,斜视也对她们的视力产生了一定影响,看东西时容易出现重影、模糊等现象,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质量,但因学业繁重,一直拖延治疗。随着暑假的来临,姐妹俩终于下定决心利用假期空档解决问题。
综合眼病科主治医师黄任强接诊后,经过详细检查,诊断姐妹俩为“共同性外斜视”。黄任强介绍,共同性外斜视俗称“瞟眼”,是指双眼无法同时聚焦同一物体,这种常见眼病多由眼部肌肉发育不协调、神经支配异常导致,若家族有斜视病史,发病风险也会增加。
经过详细检查,医生为姐妹俩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,小玲通过右眼外直肌后徙+内直肌缩短术恢复眼球正位;而小婷则是通过双眼两条外直肌后徙术恢复眼球正位;7月22日,术后一周复查显示,两人眼位已基本恢复正常,正在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。
黄任强医师提醒,青少年斜视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弱视、双眼融合功能丧失等问题,甚至影响未来职业选择;另一方面,患者为了克服复视或者减轻不适,可能会不自觉地采取特殊的头位,比如歪头、侧脸等,长期保持这种姿势还可能引起颈部肌肉疲劳或者骨骼发育异常。因此,斜视的治疗宜早不宜迟,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外观,提高生活质量。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,一旦发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。
家长需关注“隐形视力杀手”
黄任强医师提醒,暑期是青少年眼病治疗的黄金期: 时间充裕:假期可避免因手术恢复期影响学业,且有更多时间进行术后康复训练; 早期干预关键:儿童斜视最佳治疗年龄为3-6岁,成人斜视虽无法恢复立体视,但可改善外观和视疲劳症状;
自查要点: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有歪头看物、眯眼、畏光等症状,或嘱孩子正视前方,使用手机闪光灯在30厘米处正面照射孩子双眼,若光点不对称提示可能斜视。
自查要点: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是否有歪头看物、眯眼、畏光等症状,或嘱孩子正视前方,使用手机闪光灯在30厘米处正面照射孩子双眼,若光点不对称提示可能斜视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暑期莫让视力问题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。及时检查、科学干预,才能让青少年在清晰视界中自信前行。
撰文:唐妹